(2023已更新(今日/和讯)美景之屋
钟声:世界期盼持久和平的阳光🫂《美景之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就“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此中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健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教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理想信念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勇往无前的精神动力。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前进的重要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朱德同志经历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从切身体验中认识到,旧的道路走不通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真理。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以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和重大挫折,他都始终没有动摇。越是危难关头,他越是信念坚定。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潮汕失败,朱德同志所部孤立无援,他挺身而出,稳住军心,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要革命的跟我走,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1975年初,他在八十九岁高龄时亲笔写下“革命到底”的条幅。1976年2月,他又写下“全党团结紧,险峰敢登攀”的诗句。在临终前不到两个月,他看到《共产党宣言》新译本后,不顾年高体弱,驱车到中央党校,看望参与翻译的同志,一起交流对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心得。
这条民主道路,好在哪里呢?实践证明,它好在坚持党的领导,可以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有效避免西方多党制互相倾轧、沦为“否决政治”的现象;好在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一个群体的声音和意愿都可以得到传达和回应,过程民主与结果民主相统一、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可以有效避免政权只代表少数群体利益的情况;好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制度,大家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可以有效避免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地域利益和集团利益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好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可以有效避免民族隔阂、民族冲突;好在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防止西式民主中民众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现象;好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国家机构协调高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减少征地矛盾、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治本之策。一方面,因为征地几乎是城镇化建设的唯一供地方式,征地范围极大扩张,因征地引发的大量甚至是激烈的社会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寄生于现有征地制度的土地经营、土地财政进一步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宪法》要求将征地范围限定在公共利益目的范围内,《物权法》确立的一体保护原则也要求国家法律对国家土地所有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平等对待平等保护,这意味着国家法律必须承认二者平等的法律地位,对二者适用具有平等性的规则并提供平等的保护。但原《土地管理法》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禁令使得《宪法》和《物权法》的上述精神被架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正是对上述政府错位角色和不平等规则设计的“矫正”,通过缩小征地范围减少征地矛盾,通过将农村建设用地的“自主权”还给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并通过政府退出非公益性土地经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事物的联系既受客观条件制约,又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改变。比如人际交往,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受家庭、社会、部队和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规定,难以随心所欲改变,又是一种主观选择,可以创造条件作出改变。不同的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进步有不同的影响,良好的人际交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与自然界事物的联系不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进行选择取舍。人际交往关系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人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社会交往关系,而是可以主动地选择与什么人交往,不与什么人交往,从而促进自己人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理论武装“走实”,强化实践导向,从具体方面来说,就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开展调查研究,就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调查研究中,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占有、掌握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提高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促进理论武装走向实处。
放眼世界,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可望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对于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近14亿多人口的中国而言,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只能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将稳步发展、稳健前行。,中国制度鲜明回答了“发展中国家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怎样走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课题,为“两种制度”的“两种命运”提供了生动对比和鲜活案例,“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坚持人民是推动发展的主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共建共享发展的要求。充分发展、平衡发展都要依靠人民来实现。在我国,人民既是生产力的主体,又是消费的主体,因而可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这构成我国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不断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三个伟大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我们党开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执政条件下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道路的创造性实践。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一化三改”,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伟大社会革命,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伟大实践。
激发伟大梦想“动力”勇于斗争 善于斗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編輯:加藤陵子】
相关新闻
- 隆国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逻辑与中国作用 2023-03-20 08:28
- 刘鹤: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稳定 2023-03-20 09:03
- 陈宗胜:做好“富裕”和“共同”两篇大文章 2023-03-20 08:52
- 孙永平:资源型地区应建立资源收益管理机制 2023-03-20 08:51
- 在新一轮开放中提高发展质量 2023-03-20 08:46
相关新发布
- 坚定不移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2023-03-20 09:02
- 【2017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2023-03-20 09:03
- 连平:去杠杆需要理性和韧劲 2023-03-20 08:48
- 共商共建共享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2023-03-20 08:20
- 刘俏:中国金融学理论创新的新时代机遇 2023-03-20 08:15